第一福田
一、瞻病的必要
人吃五谷杂粮,谁无病痛,所以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、贫富贵贱。尝谓“诸苦之中,病苦为深;作福之中,省病为最”。因为人一旦生病了,由于身体的痛苦,往往使得内心寂寥脆弱,易生烦恼,这时最需要仰仗他人给予粥药的照顾,语言的安慰鼓励,以坚固其信心,使萝幻之躯得保安康。
二、瞻病的方法
看护病者应具正确方法,否则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愈,反更使病情益加沉重。如何是正确的瞻病法呢?
据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十四载,有五法能令病人迅速康复:
1. 分别良医
能分辨医生的医术、医德高明与否。
2. 亦不懈怠
先起后卧,以勇猛心看顾病者,为其拭洗浣衣,洒扫住处,极令清净。
3. 恒善言谈
多与病人交谈,说安慰、鼓励的言语,使病者去除寂寞,得获人情的温暖而坚强振作。
4. 少于睡眠
不贪睡眠,随时注意病者所需,给予满足。
5. 以法供养
不贪饮食,为病人说法,使病人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,而能淡然处之。
若能成就上述五法,照顾病人,病者必能早日重获康健的快乐。
三、瞻病的果报
布施犹如播种,要想有好的收成,先要有一块好的福田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中说:“若有施主,施于病人,及看病者,斯则名为满足大施。” 又《梵网经》卷下说:
“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,常应供养,如佛无异。八福田中,看病埃田,第一福田。”可见佛陀很重视看病。因为看护病人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,未来的希求也会如愿以尝。
《四分律》卷四十一载,佛陀虽然已经果德圆满,但其爱护众生的悲心像流水长河一般,因此依然降尊就卑为其生病的弟子拭身不净,浣衣晒乾,洒扫环境,爱语安慰,使他们得到依怙。唐代悟达国师,在其尚是云水僧时,途经京师,见一西域异僧迦诺迦尊者、身患恶病,无人理睬,于是耐心为其擦洗敷药,并照顾其疾病。后尝于懿宗时,膝生人面疮,幸遇尊者,报以解冤消业。又玄奘大师,在四川见一病人,身疮臭秽,衣服破污,心生怜悯,将其带回寺中疗疾,并施与衣服饮食。病者惭愧,乃授法师《般若心经》。由是之故,日后玄奘大师西行,临危之际,幸得此经之助而解厄。
所以古德云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,善恶果报亦如此。”世间上无论善、恶事都有报应,所谓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,这是不变的真理。
四、结论
谚云:“花无百日红,人无千日好。”又《生经》云:“善恶有对,罪福有报,恩生往返,义绝稀疏。”人生无常,你我都难免病苦诸厄,所以,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,健康的人应长怀恻隐之心,对于那些有苦难疾厄的人,要主动路予问候关怀。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仁慈,就先要对别人仁慈;未来想得到幸福美满的前途,就要多播种一些幸福美满的种子。如《生经》说:“人当瞻疾病,问讯诸危厄,善恶有报应,如种果获实。”
注:本文转载自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